为切实做好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组织实施工作,广东省统计局在中山市港口镇新港社区、群众社区、西街社区和下南村开展了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全面模拟演练调查全流程各环节。经过试点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奋战,各阶段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本次试点共标绘建筑物5275栋,抽取调查小区95个,核查住房单元20249个,调查采集3350户、10925人,累计收集问题及建议近300条,达到检验方案、完善制度、优化流程、锻炼队伍的预期效果,为全省正式调查积累实战经验。
为做好此次试点工作,省、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人调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五个保障”推动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省、市、镇相关人员组成的试点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省人调办组织市、镇两级统计部门进行试点工作对接和研讨交流,市、镇两级派出业务骨干全程跟踪负责各项任务的执行,构建“省指导、市统筹、镇落实”的三级联动责任体系。省统计局副局长李珠桥带队到中山指导综合试点筹备工作,听取试点前期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出席综合试点动员培训班,并到试点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入户与调查对象交谈,提出工作建议。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工作基础。此次试点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调查区域划分和建筑物标绘的时间只有3.5天,为确保工作进度,主动加强与卫健、民政、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制作《建筑物信息采集表》,组织试点村(社区)调查员对辖区内建筑物、住房单元数及有人居住的住房单元数量进行初步摸排,并派出业务骨干实地督导摸排情况。6月28日至7月1日,组织镇村干部标绘建筑物、划分调查小区,为后续开展住房核实、调查登记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是强化人员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此次试点,省统计局、各地市代表、中山各镇街业务骨干以及当地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共同组成一支200多人的“两员”队伍。采取“集中授课+实操培训+现场指导”的形式开展培训,详细讲解调查方案、登记流程、指标解释、数据处理程序以及调查法律法规,并设置案例教学、现场演示、测试考核等环节。在实战演练阶段,采用“1+1”双人协作小组模式,每个小组由1名地市代表和1名试点区域工作人员组成,密切配合开展住房单元核查和入户登记工作。地市代表主要负责把控调查工作流程、指标解释和系统操作;试点区域工作人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高效引导入户登记,提高群众配合度。
四是强化宣传保障,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制作致住户的一封信、主题海报、横幅标语、入户宣传品等宣传物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铺开宣传,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官方视频号等渠道推送宣传视频、宣传推文等,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试点期间,南方+、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山平台等媒体对港口镇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另一方面依托户外媒介,在公交候车亭、小区道闸、丰巢快递柜、电梯电视屏等投放宣传广告,在村居悬挂横幅、粘贴主题海报,形成联动效应,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五是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工作质效。制作并编印《调查员手册》等资料,供调查员学习参考。建立后勤服务保障机制,为“两员”配齐环保袋、马甲、帽子等物资,贴心准备消暑降温、防蚊用品以及应急医疗包。建立食宿、会务、交通等全方位保障体系,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畅通联系沟通渠道,建立业务联络工作群,定期通报调查工作进度,由业务人员及时解答“两员”在调查中遇到的业务和系统操作等问题,下发工作指引、问题解答集等。实行数据“每日审核、动态反馈”制度,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