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大局平稳运行,“四上”企业数量稳定增长,行业覆盖面更加广泛,新的增长极加速聚合,呈现出综合发展态势。
一、基本单位发展情况
(一)单位总量稳定增长。
2022年,中山“四上”企业在库数量稳定增长,达8715个,比上年增加663个,同比增长8.2%,增幅较上年放缓8.0个百分点;个数占全省的4.7%,比重与上年持平。
中山“四上”企业数量在全省排第六位,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州之后。其中,工业企业4916个,排第五;建筑业企业602个,排第六;批发零售业企业1427个,排第七;住宿餐饮业企业433个,排第七;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410个,排第九;服务业企业927个,排第七。
表1 2022年珠三角九市各行业“四上”企业数量
单位:个
注:上表数据不含破产注吊销、停歇业单位。
(二)工业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建筑业企业增长迅速。
分行业看,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16个,占比56.4%;建筑业602个,占比6.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1427个,占比16.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433个,占比5.0%;房地产开发经营业410个,占比4.7%;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27个,占比10.6%。
图1 2022年中山市“四上”企业数量分行业占比情况图
从增长速度看,增长最快的是建筑业,增长20.6%;其它依次为住宿餐饮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工业,分别增长11.6%、10.0%、9.0%和7.4%。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与2021年末相比减少27户,下降6.2%,是全市“四上”企业中个数唯一下降的行业。
表2 2022年中山“四上”企业分行业情况
(三)行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呈现综合发展态势。
2022年,纳入一套表统计的16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中山“四上”企业覆盖除采矿业外的其他15个门类,涉及81个大类行业中的70个,406个中类行业中的277个,1226个小类行业中的661个,与2021年相比,增加9个中类行业,25个小类行业,行业小类覆盖面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经济体系更健全。
2022年,中山各行业蓬勃综合发展。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工业,30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13个行业比重上升,有21个行业企业个数较去年有所增长。服务业发展提速,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较去年上涨0.2个百分点,规模逐渐扩大。
表3 2022年中山“四上”企业分门类情况
(四)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外商投资出现小幅下滑。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中山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占比超七成。2022年私营企业6392个,同比增长8.8%,比全市“四上”企业数量增速高0.6个百分点;占全市“四上”企业数量的73.3%,比重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力度减弱,所有登记注册类型中,仅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负增长(-2.0%);占全市“四上”企业数量的比重比降低0.5个百分点。
表4 2022年“四上”企业分经济类型情况
(五)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新的增长极加速聚合。
中山坚持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技术创新主体,2022年,数字经济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企业数量均保持双位数增长,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继续扩大。2022年,我市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四上”企业785个,增长24.8%,增速较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占“四上”企业个数的9.0%,比重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4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企业数较多的是数字产品制造业(494个),增长20.2%,比重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增长最快的是数字要素驱动业(194个),增长48.1%,比重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知识产权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2022年,我市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四上”企业1476个,增长17.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5个百分点,占“四上”企业个数的16.9%,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7个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企业数增长最快的是医药医疗产业(47.3%),其次是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企业(35.7%);企业数量较多的是新装备制造业(742个),其次是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324个)。
表5 2022年中山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六)新增单位数量表现亮眼,各镇街增长有所差异。
新增单位是衡量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续航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2022年,中山共有新增单位1374个,占“四上”单位的15.8%。分行业看,工业新增最多,659个,批发零售业289个,服务业203个,建筑业115个,住宿餐饮业87个,房地产开发及经营业21个。
分镇街看,小榄镇、火炬统筹区、古镇镇是全市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三个统计区。其中小榄镇新增单位数位列第一,也是全市唯一一个新增单位破200家的镇街,高达226家;火炬统筹区紧随其后,新增多达187家单位;古镇镇排名第三,新增116家单位。
表6 2022年“四上”企业分镇街入库新增情况
单位:个
二、主要短板
(一)镇街发展差距较大。
2022年,全市22个统计区域中,小榄和火炬统筹区企业总数占全市的29.8%,其中小榄企业数最多,有1484个,占全市的17.0%,其次是火炬统筹区,有1114个,占全市的12.8%。五桂山企业数最少,只有66个,仅占全市的0.8%,企业地域分布不均衡。
表7 2022年“四上”企业分镇街情况
单位:个
(二)吸引外资水平有所下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拓展了中山的发展空间,经济融合发展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中山的吸引外资水平有所下降。2022年,外资企业有1086个,增长2.9%,占全市“四上”企业的12.5%,比2021年低0.6个百分点。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703个,增速5.9%,占全市“四上”企业的8.1%,比2021年低0.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有383个,占全市“四上”企业的4.4%,比2021年低0.5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市“四上”企业的比重进一步降低。
表82022年中山“四上”企业分行业大类情况
(三)大企业呈现负增长。
从企业规模看,全市“四上”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占85.7%。大中型企业只有1249家,占“四上”企业的14.3%,其中大型企业只有141个,仅占1.6%。
表9 2022年中山“四上”企业规模情况
三、几点建议
(一)优化全市产业布局。
针对各镇街"四上"企业发展不平衡现状,建议从全市角度统筹协调,促进镇街间的协调配置,合理布局全市产业,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强化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职能,聚焦“三个定位”和“省级改革创新试验区”,减少镇街间产业布局的同质化,在现有“四上”企业培育基础上进一步扩增量、优存量,增强镇街之间产业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工业立市,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合理布局产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基地,同时通过镇街间及行业间协调、经验方法介绍、镇街合作共建等方式,带动经济实力较弱、行业失衡的镇街协调发展,促进全市"四上"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逐步提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争取早日形成具有中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推动与港澳台各领域的开放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提升外贸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并加强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以便外资企业更快地合法开展业务。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确保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合法受到保护和尊重,为外资企业打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外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促进企业“走出去”,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有效配置。
(三)充分培育小微企业。
要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对已入规的“四上”企业的跟踪服务,扶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防止因生产经营下滑退出“四上”企业名录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扶持中小微企业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提升竞争力,实现“小升规”、“个转企”“规转股”。
一是制定更加精准激励政策,企业表示政策要落到实处、落到项目:可通过减免、延期、退还等多种方式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加大对中小企业倾斜力度;放宽银行贷款条件,解决资源配置、信贷困难等;有效支持企业完成中长期能源买卖合同的落地,并提前谋划用电措施,保障企业生产用电;有针对性的出台政策解决法律纠纷,并加强普法及培训,提升部分行业、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咨询、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提高小微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让企业一定程度参与优先人才等。
二是建立更加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加大部门之间的数据开放共享,提高准“四上”企业动态监测、服务监管、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利用好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直达企业的信息系统,及时精准宣传“四上”企业入库政策和扶持激励政策,对规避升规纳统的企业,及时做好政策解释,适时实施重点监督、依法依规处理;强化镇(街)一级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镇(街)工商所、税所、安监、出租屋、网格等部门的监管职能,深入查找准“四上”企业,符合条件的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