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54.32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11月当月下降11.4%,三年平均增长3.8%。
图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
分行业门类看,1-11月,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78.62亿元,同比下降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75.70亿元,同比增长2.7%。在产的33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较多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和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增长14.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共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1-11月,全市纳入统计的278种工业产品中,90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发电机组(发电设备)822.11万千瓦,同比增长44.3%;彩色电视机616.57万台,同比增长46.1%;电子计算机整机554.24万台,同比下降5.1%。
分经济类型看,1-11月,内资企业实现增加值719.57亿元,同比下降2.6%;外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34.75亿元,同比下降0.8%。
分销售情况看,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812.27亿元,同比下降1.5%,产销率为96.8%。其中,内销产值3976.65亿元,同比下降3.6%;出口交货值1835.62亿元,同比增长3.5%。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从2006年定期报表起,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采用价格缩减法计算。
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速度: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会发生一些变化,按国家统计制度规定,企业在报送当年月度数据时,需同时报送上年同期数。因此,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速度是以本期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本期同时报送的同期数据计算得到。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2.统计范围
从2011年定期报表起,调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工业法人企业规模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2017年年报和2018年定报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工业行业大类为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