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2015年3月25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特别是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改两稳三确保”的工作重点,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实干的精神、坚定的信心,加快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加强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8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91亿元,增长1.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5%;第二产业增加值1559.94亿元,增长8.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92.15亿元,增长7.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55.3:42.2。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24.15亿元,增长1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7.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77.71亿元,增长7.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1.3亿元,增长7.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8%。民营经济增加值1402.54亿元,增长7.5%,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9.7%。全市人均GDP达88682元(折14437美元),增长7.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1%。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一平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8%,居住类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3%,衣着类价格持平,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55965人,城镇登记失业94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6亿元,增长11.6%;其中税收收入184.39亿元,增长11.7%。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113.7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作物播种22.34万亩,下降0.3%;经济作物种植9.73万亩,增长4.2%;蔬菜种植35.75万亩,增长0.74%;水果种植9.4万亩,下降4.3%。粮食总产量16.07万吨,增长3.4%;蔬菜产量53.26万吨,增长4.4%;水果产量17.52万吨,增长4.7%。
全年出栏生猪33.56万头,下降13.4%;三鸟上市751.27万只,下降11.4%;肉类总产量3.3万吨,下降12.4%。全年水产品产量34.29万吨,下降3.2%。其中海水产品 1.83万吨,下降16.43%;淡水产品32.46万吨,下降2.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95.12亿元,增长8.6%。27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12.4亿元,增长10%。分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00.79亿元,增长 17.1%;民营企业544.38亿元,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62.25亿元,增长7.1%;股份制企业524.42亿元,增长11.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718.77亿元,增长7.4%;重工业593.63亿元,增长9%。
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2.9%,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7.6%,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下降10.7%,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10%。传统优势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12%,食品饮料业增长13.2%,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2%,建筑材料增长8.6%,家具制造业增长8.3%,纺织服装业增长5.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46.64亿元,增长 6.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70.17亿元,增长7%。总资产贡献率13.89%,资本保值增值率110.83%,流动资产周转率2.4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09%,资产负债率58.94%,全员劳动生产率15.08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5.04%。
2014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82亿元,增长3.5%。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产值166.79亿元,增长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2.07万平方米,下降2.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8.27万平方米,增长9.2%。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32.72万元/人.年,增长 1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03.66亿元,增长1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29.66亿元,增长7.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106.31亿元,下降1.8%;集体投资51.59亿元,增长3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58.41亿元,增长12.5%;私人及其他投资184.84亿元,下跌1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41.0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39.8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662.34亿元。
全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25个,完成投资额682.54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5.5%。其中,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193个,完成投资额261.44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28.9%,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73个,完成投资额76.87亿元;亿元以上房地产项目332个,完成投资额421.1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46.6%。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026.86万平方米,增长8.3%;竣工面积483.66万平方米,下降14.1%;销售面积764.07万平方米,下降2.1%;销售额464.02亿元,下降1.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99.45万平方米,增长13.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1.8亿元,增长10%。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1.18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61亿元,分别增长10%和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86.09亿元,增长10.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5.7亿元,增长6%。
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汽车类零售额 145.39亿元,增长17.2%;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94.13亿元,增长3.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27.12亿元,下降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0.35亿元,增长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8.06亿元,下降3.3%;日用品类零售额13.93亿元,下降3.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369.63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278.82亿美元,增长5.3%;进口90.81亿美元,下降0.7%。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8.01亿美元,增长8.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27.06亿美元,增长11.65%;加工贸易出口149.93亿美元,增长0.3%,占全市出口的 53.8%。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16.77亿美元,增长 15.2%;集体企业出口16.82亿美元,下降12.1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6.52亿美元,增长0.5%;私营(个体)企业出口68.7亿美元,增长23.9%。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93.95亿美元,增长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7.83亿美元,增长4.5%;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3.58亿美元,增长0.8%。从出口市场看,对香港市场出口65.43亿美元,下降3.7%;对欧盟市场出口47.8亿美元,增长5.4%;对美国市场出口67.11亿美元,增长10.3%。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24个,下降28.3%;合同利用外资8.86亿美元,下降32.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81亿美元,增长5.3%。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3.81亿美元,占全市的56%;外资资金来源地主要是港澳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全年实际投资5.77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的84.8%。
七、交通、邮电与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02亿元,增长 9.5%。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610.45公里。全市机动车拥有量96.41万辆,增长9.8%。其中,汽车拥有量63.98万辆,增长15.3%。其中个人汽车57.45万辆,增长16.6%。全年货物周转量171.06亿吨公里,增长16.7%;旅客周转量14.15亿人公里,增长21.9%;港口货物吞吐量7246万吨,增长6.0%。
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23.35亿元(2010年不变价),增长21.7%。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681.54万户,增长2.7%;本地电话用户102.75万户,下降5.8%。全市固定互联网络用户108.59万户,增长4.7%。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902.15万人次,增长4.7%。其中,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60.21万人次,国内游客841.95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230.78万人次,增长3.1%;旅行社接待总人数263.7万人次,增长1.3%。组团国内游 132.31万人次,下降2.5%;出境游30.57万人次,增长20.9%。全年旅游总收入210.23亿元,增长6.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81亿美元,增长101.48%。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29家,星级酒店客房数3510间,客房开房率49%。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49.69亿元,比年初增长3.2%。在人民币存款中,境内企业存款946.46亿元,比年初下降4.6%;个人储蓄存款2039.09亿元,比年初增长5.5%。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44.9亿元,比年初增长14.2%。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020.86亿元,比年初增长14.7%;中长期贷款1371.96亿元,比年初增长15.6%。个人消费贷款余额788.46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其中住房贷款699.38亿元,比年初增长18.72%。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1家;期货营业部4家。全年证券交易额6959.5亿元,增长66.7%。其中,股票基金成交额4877.67亿元,增长79.5%;期货成交额2482.25亿元,下降33.1%。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53家,新增5家。商业保险全年保费收入96.92亿元,增长1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84亿元,增长24%;寿险保费收入62.08亿元,增长 13.4%。商业保险各类赔付(给付)28.98亿元,增长16%。其中,财产险赔付(给付)16.23亿元,寿险赔付(给付)12.75亿元,分别增长20.7%和10.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万人,增长3.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75万人,下降3.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54万人,增长0.9%;小学在校学生26.8万人,增长4%;幼儿园在园幼儿12.28万人,增长10.9%。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和135.1%,高中升学率达95.3%,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1%。
全市专利申请量24618件,增长12.85%;专利授权量15048件,增长5.8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350件,增长37.75%,发明专利授权量505件,增长8.84%。全年新增10个省级工程中心、20家市级工程中心,全市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增至414家,高新技术企业221家,国家和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共31家;新引进3个市级创新科研团队,累计引进10个创新科研团队(其中省级2个、市级8个);新引进1家院士工作站,累计引进4个院士工作站。批准引进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全市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增至8家。
全市共有7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市级科技奖89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2项。其中,产学研合作奖3项、科技进步奖86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4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9个,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8个,文化艺术馆1个、镇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25个,博物馆6个、镇区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280个。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6000场。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播广播发射及转播台、广播电视站23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开通数字电视节目147套。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3358万份,图书馆总藏量153.6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52个,增长11.3%。医院床位 13246张,增长8.4%。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033人,增长 4.7%。其中,执业医师5601人,增长5.7%;执业助理医师775人,增长1.8%;注册护士8558人,增长8.1%。
2014年全市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人数1650人,获金牌198枚、银牌255枚、铜牌231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47元,增长8.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4 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66元,增长9%。
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9.67万人,增长 1.2%。其中参保职工191.7万人,增长0.9%;参保离退休人员27.97万人,增长3.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 259.92万人,增长1.6%。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5.16万人,增长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4.76万人,增长2.5%。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 96.73万人,下降1.8%。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51.08万人,增长1.1%。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52.81万人,增长1.1%。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人数96.74万人,下降1.9%。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4万人。
全市社区服务设施数343个,其中城镇130个,农村213个。享受抚恤补助优抚对象8174人,优抚事业费用4224.2万元;社会困难救济人数39263人,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67户,发放低保金额4423.7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200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一般事故1893宗,死亡331人,受伤1928人,直接经济损失1121.23万元,事故宗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92%、0.36%、16.4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21,分别下降6.6%和4.7%。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319.27万人,城镇化水平88.07%。公安户籍人口156.06万人,其中按居住地划分的非农人口为82.35万人。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29.79万吨标准煤,增长5.8%。全社会用电量237.64亿千瓦时,增长9.5%。其中工业用电157.77亿千瓦时,增长8.2%。
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61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1905.8小时,全年平均降雨量1560.3毫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04天,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1座,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97万吨。新种与提升道路绿化217公里、岐江河绿化6公里,山地森林景观改造2096亩。全市森林覆盖率19.46%。
2014年末中山市水库蓄水总量2450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404万立方米。全市监测评价河长274公里,其中达标河长206公里,超标河长68公里。全市共监测14个水库,水质全部优良。
备注: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数,所有数据应以此后出版的《中山统计年鉴--2015》为准。
2、自2014年,国家对粮食产量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原折粮薯类指标自2014年起不再进行折算,粮食总产量数据与历史数据不可比。粮食总产量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口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
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5、2014年之前旅客周转量包括公交、出租、班线和包车。自2014年,该指标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仅包含班线和包车。故旅客周转量数据与历史数据不可比。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6、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
7、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4年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拱北海关;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运输、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业数据来自市金融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报纸、图书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优抚、社会救济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全监管局;用电量来自市供电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城市污水处理、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境保护局;岐江河绿化数据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园林处;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其他数据来自中山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